家書
吾兒至絴:
自你往原家長工以來,已經過了三年寒暑,其中又以家書數封未返,以此於筆.....
『家裡的小牛已經慢慢長大,於兒的意思請隔壁鄰家的孩童幫手.....』
微弱的光燭搖曳,四周有著細細飛蟲慢慢舞著。
有名青年,努力的寫著手上幾乎看不清楚的書信。
夜色已經很晚了,平常這時候他不是早睡,就是會和兄弟們在長廊之下聊天觀星。
月把前,青年照往例隔了時間就往京都較為熱鬧的地方找尋笛譜,向家裡承諾了下月月圓一定會回去團聚。
青年是在附近的小村碰上這事的。
路過的時候,遇上一名老婆婆沒管死活的在池塘邊想撈著那給風穿落水的薄紙,也不見上頭墨色早已開染。
聽說,那是村子裡的秀才替她寫的家書,花了很多筆墨錢。
或許是老婆婆的央求還是疊了影,把那人看成向來糊塗兄弟的懇求,所以青年在這小小村子耽擱下來,替老婆婆重新更了一次家書。
老婆婆記憶不好,又努力的想將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添於薄薄的小紙上。
聽說,那兒子在三年前的時候一次大荒,為了家裡生計把自己賣給好幾個鄰鎮之外的大戶人家,賣斷了七年。
村子裡的人沒有交通工具,很難往那地方去。
所以每隔一段時間,老婆婆就會拿著積下來的銅錢去請人代筆,然後到驛站或是有要往那地方去的商人代為轉送書信。
三年來,兒子也回過幾封。
青年抬起頭,看著燈燭下的老婆婆翻出幾張頗有時間的粗糙黃紙像是珍寶一樣,一一的拿給青年看。
那是很便宜的草紙,幾文錢就有很多,有時候書肆不適用就會丟掉的那種。
然後突然想到家裡那粗魯兄弟,每次亂塗扔掉的紙張價格都貴上幾倍。
草紙上有著很醜的字,像是剛學不久,扭扭曲曲的。
聽說,那是兒子在大戶人家學來的。
隔天,青年收好寫了一晚的書信要啟程。
老婆婆塞了些許銅錢要給他,說是以往代送的人都會收的跑路錢。
後來讓青年回絕了,說是本來就有打算經過那地方,這趟只是順便不礙事。
然後青年便離開了。
走了幾天的路程,也順路的尋到幾本新出的笛譜。
後來,他到了略為大的市鎮,然後想起來,揣在懷中那厚厚的家書。
依著地址,找到了大戶的人家。
這才知道,那婆婆的兒子給收作少爺身邊的護衛,不但習了武,也跟著學了不少書。
那個人,幾乎比青年整整大了一個塊頭。
可是,他卻容易哭。
握著手中厚厚的書信,他在青年面前哭的唏哩嘩啦的,一點護衛的樣子都沒有。
青年在那地方逗留了兩天。
第二次見到老婆婆的時間很快,是在分手後算起來第十天。
老婆婆以為青年是特意送了回信過來,連忙捉了雞要殺來請客被青年擋下。
青年說,他只是要回家順路經過。
然後同樣厚厚的家書,送給老婆婆,裡面還有著兒子託著要帶給老母親的補食,另外就是他跟著好少爺,要送給老婆婆的禮物。
兒子跟了一戶好人家,對他相當觀照,所以請婆婆放心。
第二次見到老婆婆,青年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,幫不識字的老人家,整整唸了十次的家書。
那疊厚厚的草紙,被老人家當作寶貝收藏。
青年沒擋住熱情,讓婆婆留下食了一頓晚飯。
熱暖暖的食物,讓他想起來那位好手藝的兄弟,總在所有人肚子最需要他的時候出現。
青年問說需要再送家書,讓婆婆笑著婉拒。
因為信裡,兒子說下月就要返家了,請老人家不用勞累。
婆婆說,她要給兒子快點作衣,好讓遊子出門能有新衣服。
分手的時候,青年的手中多了一盒禮物。
因為他推拒不掉。
老婆婆作了很拿手的糕餅還有酥糖,說要讓青年在歸途的時候好用。
香香甜甜的熱氣跟著整路。
離自己預計的返家時間還有月餘,走在田埂路上的青年對著那很大一盒的點心想了很久。
點心要新鮮才好食。
他一個人吃不完。
也不能辜負別人家的好意。
其實他也不是很喜歡大量的甜點。
離返家的路程其實不是那麼遙遠。
.....
想了一千多個理由要說服自己。
然後笑了笑,那些理由都多餘的過火。
他不過是要返家而已,怎樣需要那麼多理由。
不過,早點回去看看那堆兄弟難得錯愕的表情也是好玩。
真的要想一個理由的話,就是他不想浪費錢去寄家書。
怎麼藉口越說越爛去了。
「好吧,我才不想聽見下月回去又有人要囉唆.....」
搔了搔紫色光點的髮際,青年喃喃唸了幾聲,然後在田梗路上轉了圈,往來時的方向走去。
那一季,難得沒到京裡大都尋譜。
早了一個月的月圓,雲門早了一月團聚。
回來的人用了一個很奇怪的說法,讓其他的人差點跌破眼鏡。
說是若有所思,早點回來叫他粗魯的兄弟別太浪費紙張。
返家,也不過是這樣而已。
後記
唔.....
難得的短篇(喝茶)
這是前幾天突然想到的,聽說古代認得字幫人家寫信也是一個賺錢的門路。
尤其是在小鄉村啊。
當中,又是那堆考過事,整天沒事幹等官職的比較吃香。
現在寫信已經很方便了,說不定電話一拿來直接說都可以。
大約也比較不能感覺真的字字千金的那個時候。
現在會寫家書的小孩不多了~大部分也都是打電話報平安更快吧。
不過不管是家書還是電話,總之就一定是要肯作,才會讓人家窩心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